MSID: ZH11002
北京漷縣中心新區
所屬分類:綜合恒溫工程方案
項目地點:中國
項目區域:中部區域
所屬行業:綜合
產品單位:曼德束溫控系統有限公司
應用品牌:MSJC?(曼德達爾.斯卡默)
應用產品:熱水工程恒溫閥
漷縣區域面積113.7平方公里,轄61個行政村,3個社區居委會,總戶籍數6.5萬戶,常駐人口數8.5萬人。1994年被批準為北京市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,2000年,經國務院體改委批準,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,2004年,被國家六部委列為全國1887個重點鎮之一。
漷縣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悠久歷史的京東古鎮,宋、遼至清代曾先后在此置州、縣衙置,史稱漷州、漷縣,為當時京東南第一邑。1953年為鄉政府駐地;1961年人民公社行政區劃調整,由管理區改人民公社建置;1965年并入馬頭人民公社; 1981年改稱漷縣人民公社;1984年公社改鄉建置;1990年鄉改鎮建置;2000年草廠鄉并入漷縣鎮,2002年覓子店鎮并入漷縣鎮,轄域面積相應調整。
漷縣舊城是歷史上通州古村之一,西漢時是泉州縣(治所在今武清縣城西)所屬的霍村,村東有潞水、笥溝。遼代,因水流湍急稱漷河,流至霍村東北入潞水。遼統和四年(986),圣宗欲統率大軍伐宋,于霍村之西湖沼狩獵時,將此處水面命名延芳淀。正德初期,漷縣始筑土城。萬歷四年(1576)重修,城垣4里,內外磚甃,周浚濠池。順治十六年(1659),因縣境屢遭水患,而裁除漷縣,并入通州,漷縣舊城成為一村,村因舊縣而名,沿用至今。
如今漷縣鎮交通便利,地處北京、天津、河北兩市一省的交匯點上,是環渤海經濟圈的腹心之地,地理位置得天獨厚,境內除北運河外,還有涼水河、鳳港河、港溝河等三條河流,河網密布,水量充沛,自然環境十分優越。
近年來,漷縣鎮堅持“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”,走“工業興鎮,以工富民”的發展道路,一大批知名度高、科技含量高、成熟型、環保型企業相繼落戶,如北京鄂爾多斯羊絨有限公司、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有限公司、北京世進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等,形成了以物流、現代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。以蔬菜、林果、花卉、小麥籽種、旅游觀光為主導產業的特色農業已形成規模:漷縣鎮草廠村確立了猴頭菇、茶樹菇、雙孢菇主栽品種,成為以農戶為單位進行食用菌種植的示范村,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;位于漷縣鎮北堤寺村的吉鼎立達花卉基地主要從事觀光采摘、花卉進出口貿易、種苗繁育及種植示范推廣等經營活動,2005年度被評為北京市級觀光園、標準化基地;位于漷縣鎮曹莊村的布拉格農場是目前北京市種植面積最大、品種最多的香草種植基地。漷縣鎮實現了促發展、民增收的根本目標。自2008年以來,連續被評為首都文明鄉鎮,張莊運河龍燈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中心區開發有序推進。產業用地前期開發工作已完成,部分地塊已完成上市交易。依托北京市棚戶區改造相關政策,推進鎮中心區開發建設。同時,我鎮委托北京工業大學開展了鎮域總體規劃修編研究工作,現已完成初步成果并上報通州規劃分局。區水務局及園林綠化局正在對“延芳淀”濕地公園進行規劃設計。
民生工程全面推進。通州區敬老院、西區集中供熱中心及配套管網、覓子店組團路網、漷小路二期、漷于路、漷城西三路等工程前期手續進展順利。通州區中西醫結合醫院、消防站、漷小路一期、漷興西三街改造項目已進場開工建設。投資1167萬元,完成了4座危舊橋梁改建工程。投資465萬元,完成了田南路、馬黃路、張京路、馬莊路鄉村公路大修工程。
下一篇:武漢市盲童學校|學校恒溫工程
上一篇:天津康寧津園|綜合恒溫工程